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美國名校要的人才五特質

美國名校要的人才五特質
圖片來源:黃明堂
當台灣還在為十二年國教的作文分數吵得不可開交,美國企業與長春藤名校,卻正改變選才的標準。分數不再是人才的保證,盲目追逐成績,反而離成功更遠。
光憑優異成績即可進入美國名校?這是已經過時的想像。
今年,美國不少名校系所,不成文地提醒教授們,「注意亞洲學生GRE分數異常。」
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系助理教授李彥頡分享,近來MIT的教授們不斷在內部會議被提醒,注意申請入學的亞洲學生,特別是中國、印度、台灣學生的GRE分數異常偏高。李彥頡說,「病態地衝高分數的情況,反而扼殺了進名校的機會。」
三十四歲的李彥頡,是極少數被MIT物理系錄取的台灣籍教授(之前還有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共同發現J粒子的台灣人陳敏)。
不論東岸的哈佛、耶魯、布朗,還是西岸史丹佛等,美國名校整體錄取率都在創新低。
MIT招生辦公室主任施密爾(Stuart Schmill)在該校工作二十多年,接受《天下》專訪時,告知今年MIT收到一萬八千份國際留學生申請,較十年前多一倍,但名額卻增加不到五十位,這意味MIT外籍生錄取率已從一○%降至六%。施密爾說,「我真的感受到競爭更激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都想跨越疆界來這裡求學。」
美國名校和企業,仍然重視思辨和批判性思考,但這之外,它們正重新建構一套能評估適應新經濟人才的方法。
你能否帶動改變?
內容引用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112
出處:天下雜誌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11/8(六)ORBIS奧比斯夜行俠公益健走~學承電腦補習班邀您一起參加

你的一小步,改變眼疾孩童生命的一大步!
 熱心做公益,你我都可以成為拯救孩童視力的英雄,學承電腦補習班全力支持ORBIS奧比斯基金會夜行俠公益健走活動,能號召大家共同協助籌建100個兒童眼科中心,提供優質眼科醫療服務為眼疾孩童點燃光明希望。
 全力發光,為EYE前進~~
 更多活動詳情與報名請見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明天不會更好,除非你今天先變好

明天不會更好,除非你今天先變好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hadock/8008996300/
從你能做的開始做。把工作分割為便於處理的小單位,每天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短期目標先要求「有」就好,長期目標再求「好」。別擔心不夠完美,那會讓你永遠「跨不出第一步」。
本文出自高寶出版《優秀,從你忽略的小事開始》,更多內容>>
「明天再做吧!」這句話常被當作我們計畫中要讀的書,要打的電話,或是要做的事,一延再延的拖辭。
一般人處理問題,都同時犯了同樣的錯誤。心裡雖然焦慮,但還是不想面對,或再等一下……「反正還有時間,先上網逛逛,看看手機或是聽聽音樂」…直到時間不夠了,才懊惱「唉呀,真的來不及了,明天我一定要早點開始。」每次總是告訴自己,但卻一次又一次的食言,怎麼樣也擺脫不掉拖延的壞習慣。
只要拖延,就不必面對
為什麼要繼續拖延?最明顯的是,拖延可以逃避不想做的事。聽聽下面的對話:媽媽:「小明來幫我一個忙。」小明:「等一下!」媽媽:「等什麼等啊,我自己做好了。」小明:「我就在等妳這句話。」只要你繼續拖延,可能會有人幫你做,不但省去麻煩,又不必負責;而且如果拖得夠久,就算你必須去做,也可以為自己做得不好找理由。「時間太匆促了嘛!」這也是有人每次都等到最後一刻,才匆忙趕在期限之前完成的原因。
內容引用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393
出處:天下雜誌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身上的25個異狀,原來都是「太晚睡」造成的!

身上的25個異狀,原來都是「太晚睡」造成的!
圖片來源:鄭佳玲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列舉出以下25個因為睡眠不足而引發的健康風險:
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大。
2.頭痛:科學家至今仍無法找出背後的原因,不過有36~58%睡眠不足的人,醒來時會出現頭痛的症狀。
3.學習能力降低:短期記憶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重要關鍵,睡眠不足的人,短期記憶能力會減弱,也影響了學習效果。
4.體重增加:睡眠不足的人,體內荷爾蒙會失衡,不僅食慾增加,而且會更想吃高熱量食物,同時控制衝動行為的能力也會降低,這些因素加總在一起,導致體重快速增加。(少吃一餐,無助於減肥!年後減重5提醒
5.視線不良:睡眠時間愈少,愈容易出現視覺上的失誤,甚至出現幻覺。
6.心臟疾病:根據研究,相較於睡滿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壓會高出許多,因此容易罹患心臟方面疾病。
7.反應遲緩:睡眠不足,也會讓你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變得遲鈍。
8.容易感染疾病:長時間睡不飽,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容易生病。
9.投資錯誤:根據研究,睡眠不足的人做出高風險的投資決策,導致經濟損失。
10.尿液變多:當人們沈睡時,身體會減緩尿液的產生;但若晚上睡眠不足,便會出現「過多夜間排尿量」的問題,必須頻繁地上廁所。
內容引用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855
出處:天下雜誌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學承電腦補習班 [Photoshop教學] PS濾鏡教程:打造抽象光紋海報

學承電腦補習班 [Photoshop教學] PS濾鏡教程:打造抽象光紋海報 
在本次教程中,您將從零開始學如何通過光影效果,雜色,Photoshop CS5的波浪濾鏡來製作一個抽象光紋海報。本PS教程的難度並不大,適合PS初學者學習PS濾鏡技巧。好吧,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堅持初衷以人為本 熱血教師葉丙成

台大校園裡,綁馬尾,穿著短褲的葉丙成一路和學生們打招呼。簡單家常的問候,透露著師生匪淺的情誼。對學生關懷備至的他堅持─老師的產品首先是人,而不是論文。多教出幾個好學生,才有改變社會的可能。
教育是最有價值的工作
想像一個畫面:當葉丙成與父親出門散步,背後有人高喊「葉老師!」兩人同時停下腳步轉身,搜尋聲音的來源。一個退休的台科大電機系教授、一個現役的台大電機系副教授,兩人都是對教育懷抱熱情的教師,也都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確實,父親是影響葉丙成踏上杏壇最重要的人。從小住在台科大宿舍,葉丙成說「小時候記憶很深刻的是爸爸常常回家吃過晚飯後又回到學校加班,教學、行政兩頭忙,他對學生很嚴格,卻也很關心照顧學生,就算學生畢業了,還是和爸爸保持互動⋯」看見父親對學生的付出,無私分享經驗,給予生涯指導,對他產生很大的啟發。他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人能夠在別人生命中留下深刻的痕跡,一個是救人的醫生,另外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
從父親對教學工作的投入,他從小就認為教書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工作,能影響一個人到改變社會,所以他從十幾年前在美國踏上講台就認定教育這條路,畢業後即回到母校教書,對教學的熱情從不曾稍減。
看中學生能力甚於知識
頂著資優生光環,求學之路一帆風順,但葉丙成卻認為教育應該把培養學生能力放在第一順位。畢竟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扮演一種角色,單一能力已難應付多元的需求,「可惜我們的教育都在告訴學生以課業為重,沒有去探討身為人的種種可能。所以我認為上大學後,除了花時間研究功課外,也應該認真投入探索自己的興趣潛能。」他說很多學生到大三、大四會開始焦慮困惑,因為接下來就要面臨生涯的大轉折。除了對研究有濃厚興趣,多數學生會選擇就業或創業。然而一踏入社會很快就發現學校所學不敷使用!真正解決「學用落差」問題的方法,不是再教學生更多的知識,而是應該訓練學生的多元能力。
社會上篩選人才的能力包括,看見問題、找資源、說服力、自我行銷等等,其重要性遠大於知識與學歷,應該從小訓練學生。他以電玩上的五角型能力分布圖為例,高中前大家都在追求正五角形,但大學後就應該要找出自己能力分布上哪個角較同儕更為突出,並且不斷的磨練它。淬鍊出自己獨特的能力,找到有天份的面向,發展自己的興趣,才是大學四年最重要的事。
引發學習動機
鼓勵學生自我探索、自我發展,然而葉丙成並不放任學生荒廢學習,一直以來他認為好老師應該把課講的很清楚且有趣。總是在課堂上使出渾身解數的他也因此在二〇一〇年榮獲教學傑出獎,這是他為人師表的第十年。但他現在發現只是課講的好並不夠,因為還是會有人不買單,只有引發動機學生才會自主學習。
看著鋪天蓋地的電玩廣告,他靈機一動,把課程變成線上遊戲以吸引時下「網路原住民」的世代。於是著手打造線上遊戲網站,並引進同儕─透過讓學生出題、學習成果也由同學互相評比來落實。透過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是全世界將遊戲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結合的首例;而他的數學機率課也登上世界知名的線上開放課程教學平台Coursera,向全世界輸出台灣的教學典範,在滿滿史丹佛名教授的課程中,一推出就吸引兩萬人報名。說葉丙成是創新教育實踐者並不為過。
葉丙成不只在課堂上,還透過臉書、學生活動舞台、球場上,努力認識、接觸、了解學生;TED演講最後不忘將成果及榮耀和學生分享。這位最熱血的教師相信台灣困境與挑戰的解方就是教育,只有教出優秀的下一代環境才能帶來改變!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新聞:3D列印具前景學承電腦補習班3D繪圖課程夯

新聞:3D列印具前景學承電腦補習班3D繪圖課程夯 (來源: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56569.aspx

3D列印已成為目前最具前景發展的企業應用議題,3D列印應用範圍主要於消費性產品比例最高,其次是汽車、醫療、教育、太空和工業機械等,也因為目前這些產業發展迅速相對的對於3D繪圖人才需求比以往高出許多,而許多3D列印機廠商也看準這個趨勢紛紛推出平價機種讓許多人可以在家裡就能把自己的創意實際列印出來,不需爭議的以此賺取創意財的機會就能實現,而學承電腦補習班的3D列印繪圖課程因此成為熱門詢問和報名課程種類,也獲得不少學員肯定評價。

「有鑑於產業發展需求,學承電腦補習班即規畫推出3D列印繪圖課程,以Maya 3D動畫還有Alias產品工業設計這兩套軟體作為教學主軸,希望透過結合產業需求來培訓有興趣的學員,而我們也提供一項服務就是繳交作品學承電腦再幫他把作品3D列印作品出來,這項服務也讓很多學員覺得可以實現自己的創意。」

學承電腦營業經理表示,因為3D列印已逐漸在各產業獲得重視,所以相關人才需求也如雨後春筍般成長,如想跨足未來具高度成長趨勢的產業,擁有3D列印應用之專業技能將會是您獲得企業青睞的關鍵。如您對於學承電腦補習班「3D列印課程」有興趣,可以線上洽詢http://bit.ly/1al43gc,更多資訊請到學承電腦官網www.pccenter.com.tw。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事情難,是因為你想太多!腦內「斷、捨、離」,你該學簡化的功夫

整理 / 吳硯文
老闆剛剛交代了一個任務,你的頭腦立刻運轉起來:「該怎麼做?」「該找誰做?」「該做到什麼程度?」只不過,你是愈想愈清楚了,還是愈想愈不知該從何下手?
以流程簡化見長的《拆解與簡化》作者永田豐志認為,「一般人總把問題想複雜,因此寸步難行。菁英懂得拆解難題,把問題簡化、聚焦,因此成就非凡。
1.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研究顯示,大腦的處理能力雖然很強,卻無法像電腦一樣多工(multi-tasking),同一個時間只能處理一件事,一心多用不僅無法提高產能,反而會因為無法專注在一件事情上而一事無成。
因此,遇到複雜的任務,首先要在腦內進行「斷、捨、離」,也就是把事物進行拆解,找出不重要的部分、多餘的步驟等,接著再毫不留情地加以捨棄,才會真正達到簡化的效果。
永田強調,專注其實正是一種捨棄:捨棄其他所有的東西,而非專注在每一件事情上,才能全心投入眼前的事。如果你本來就是容易分心的人,那更需要從繁雜的工作中,選出重點事項,放棄其他雜事,讓自己的心思聚焦在一件事上。
2.聚精會神,別被你自己打斷
鎖定了要全心投入的任務之後,接下來的重點在於持續性。永田認為,剛開始專注的時間即使很短也無妨,只要有15分鐘就算合格。當然,如果能夠打造出不容易被打擾的環境,會讓你更專心地面對工作。
此外也可以參考「番茄鐘工作法」(The Pomodoro Technique),提倡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認為,一個人的工作單位是25分鐘,建議可以先設定鬧鐘提醒,讓自己能全心投入工作,不會因為過度在意時限而無法聚焦。
3.組織的專注,營造不分心的工作環境
專注才得以卓越,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團隊與企業中。有凝聚力的團隊,每個人都能全心投入自己負責的工作中,並專注於組織共同目標,才能拚出佳績。
然而,團隊中每個人的專注能力不同,主管有責任為團隊建立一個不會分心的環境。例如,頻繁而冗長的會議可能是扼殺工作專注力的兇手,不妨重新調查開會主題,是否只是為了例行公事才不停開會,接著把心神集中在少數幾場會議上,一鼓作氣完成所有討論。
永田總結,把遠大的目標拆解成數個小計畫,並隨時檢視其中的程序,多餘的就毫不猶豫地捨棄。透過這樣簡化的過程,將所有資源(時間、金錢、人力…)聚焦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全神貫注地執行,自然效果加倍。
(本文取材自《拆解與簡化》,大是文化。)
內容引用來源: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46056
出處:經理人雜誌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在學承電腦補習班上課我學得很開心


這次在學承電腦學習從InDesign(美編排版軟體)開始,老師詳盡的講解,釋義,學中做,做中學,再輔以小班制教學,沒有爭議的這些映證了學承電腦補習班對於學員學習上的環境做了不少努力,每個人都在此般環境接受薰陶,對我而言,雖只上2堂課,我們互相學習,切磋技藝與所學,這些是我所意料未及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學得很開心給好評價,也願意引薦有心學習的人到此觀摩。到學承電腦這裡學電腦,老師們幫助我,循循善誘,使我漸漸不在如此感冒,願意繼續學習,同時我相信我的人生將因此在,我很感謝老師們替我爭取機會,我會珍惜,努力下去。



【學承電腦官方網站】
http://www.pccenter.com.tw
【學承電腦官方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pccentertw
【學承電腦官方Google+
http://plus.google.com/10680301249497...
【學承電腦│forum 技術論壇】
http://pforum.pccenter.com.tw
【學承電腦官方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PccenterT...
【學承電腦官方Twitter推特】
http://twitter.com/pccenterTaiwan
【學承電腦官方blogger部落格】
http://pccentertw.blogspot.tw
【學承電腦官方pixnet痞客邦】
http://pccentertaiwan02.pixnet.net/blog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同樣背負壓力,為什麼有人就是過得比較好?

在工作時,大家都承受一樣的壓力,但就是有人可以過得比較好。
他的頭腦沒有比你好,手腳沒有你快,可是他們的心卻比較堅強,就算工作超量、意外失誤,也能在短時間內游離煩躁和悲傷之海,重新振作起來,積極面對未來。
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公司》(Inc.)雜誌專欄作者John Brandon說,秘訣就在「善用行動,轉換心情」。這些看似百毒不侵的職場工作者,都會運用簡單的行動,幫助自己創造快樂和幸福感。以下是常見的做法:
1. 每天收email前,先找個人說話
進公司就急著收發email,的確可以推進工作進展,但是絕對無助於保持好心情。因為當你開始處理郵件,就是進入數位、冰冷、零互動的世界,會不自覺感到無趣。如果想要積極、開心地面對工作,就在面對無聊的電腦前,先找個人說說話,提振精神和活力,連帶可以解決收發email的煩悶感。
2. 幫同事帶一杯好喝的咖啡
施比受更有福。對別人好、幫助別人,都是讓自己快樂的不變法則。在職場中,最簡單的「施予」,就是幫同事買杯咖啡,或是共享下午茶點心,鼓勵別人,也鼓勵自己。
3. 先微笑,再說話
這也很老套,但是很有效。尤其是在枯燥的會議上,你可以試試看別皺眉,或是低頭看筆記,而是看著對方微笑,再說出你的論點。這不僅可以緩和氣氛,還可能引發更真誠、坦白的意見交流。
4. 遠離碳水化合物
根據經驗,一早吃進甜甜圈或蛋糕,可以馬上提振精神,但很快會有鬱悶感。如果以水果當早餐、遠離碳水化合物,反而能維持好心情和滿足感,讓工作更有動力。
5. 給自己一點獎賞
如果待辦清單長到不行,就在任務和任務之中,插入一些小小獎賞來激勵自己。比方說,當做完一份艱難的企畫案,就走到外面買杯咖啡,放鬆一下,再接著做明天會議用的資料。這些小獎賞會讓一整天的工作變得更有趣,也有把事情一件件完成的成就感。
原文出處 / Inc.
圖片來源 / shtterstock
內容印用來源: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45969
出處:經理人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小心!別讓「上班族思維」綁架了你……

小心!別讓「上班族思維」綁架了你……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markjsebastian/1264424156
如果我們大家願意轉換腦袋的話,其實人人都可以當創業家的。但反過來說,如果是持續抱著上班族的思考方式離職創業,那反倒有可能會碰到一些困難。
●本文摘要自時報出版《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更多內容請前往>>
在這一篇,我們想談談關於所需的「領導與經營力」。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領導與經營力並不表示你一定得拉著你的戰鬥單位獨立去外面創業。在這時代,創業其實更像是一個生存概念─你的團隊能從頭到尾創造出符合市場需要的商品或服務,並能靠自己的把這東西販賣出去取得資金,這都是一種廣義的創業,也可能是在公司中營運一個獨立的直營店面或事業單位(Business Unit)。
當然,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與你的戰鬥單位成立自己的新創公司。但無論是哪一種模式,你都需要領導與經營力,也都需要對廣義的創業概念有些了解,但更重要的是,你必須從上班族思維做根本上的轉換……
我們自己創業至今是第七個年頭。一開始,僅是熱血的想做些台灣沒有,但我們想做的事情,然而現在回想起來,這念頭實在是有些天真。好在靠著過程中不斷修正,雖然一路上不免有些摸索也犯過很多小錯,但在小心謹慎地經營下,幸好並未碰上什麼大的問題,也就一路走到現在。
內容引用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264
出處:天下雜誌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累積了多少的經驗∼學習才會有重點∼學承電腦補習班給好風評

很高興可以到學承電腦補習班來做電腦類技能的學習給好風評,這次的專案不但有獎助金的補助,以後還可以輔導你接case或是做就業媒合。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了許多自己以前沒碰過的軟體。雖然以前有聽過這些軟體的名字,但一直都沒機會去操作它。學了這麼久,也慢慢的也在累積作品了,雖然在做作品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挫折。但因為有學承電腦補習班老師的協助,不斷的教導我該如何做改進,要怎樣做才能更完美,讓我學習到真的要做出一份精美的東西,是需要時間慢慢累積的。沒有爭議的學習這條路是很長的,結果不是重點,在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有學習到什麼,和累積了多少的經驗。這樣,學習才會有重點!!!



【學承電腦官方網站】
http://www.pccenter.com.tw
【學承電腦官方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pccentertw
【學承電腦官方Google+
http://plus.google.com/10680301249497...
【學承電腦│forum 技術論壇】
http://pforum.pccenter.com.tw
【學承電腦官方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PccenterT...
【學承電腦官方Twitter推特】
http://twitter.com/pccenterTaiwan
【學承電腦官方blogger部落格】
http://pccentertw.blogspot.tw
【學承電腦官方pixnet痞客邦】
http://pccentertaiwan02.pixnet.net/blog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臺北街角遇見處處玩 西門街區設計完很大

一年一度北市府文化局的臺北街角遇見設計活動,每年都有新花樣!今年活動區域首次跨足西門町。該活動以透過設計改變城市生活為宗旨,西門町街區「新一代巷弄展」廣邀今年畢業生的優秀作品,在特色店家展覽;其中在西門町街區貳拾陸巷│Somebody Cafe,展出的作品包含創意包裝設計『屎學』,和以插畫為核心創作的人文生活意象展『微光城市』、『剃頭店』以及『打狗聚落』。

為了響應台北設計之都,西門町在地店家貳拾陸巷│Somebody Cafe也邀集了『八海精緻鍋物』、『南蠻堂』、『21 Cafe & Living & Bar』、『八拾捌茶輪番所』,並邀請尼坤、OD、Meimei、DEAR等四位西門町知名髮型設計師,一同舉辦《西門町.改變自己之旅 》體驗活動,讓報名參加的民眾,不只可以免費改造髮型,還帶著大家一起到知名店家體驗不同的消費服務設計,活動跳脫大家對設計只是跟視覺相關的領域;響應活動協力策展規劃的貳拾陸巷張希洛表示:「想要透過設計改變這座城市,我們也得試著從頭開始改變自己,讓生活跳脫原本的框架,這次活動從讓參與者改變髮型開始,帶著新髮型的心情,到西門町的特色店家,透過體驗服務的設計之外,也希望能同時協助店家宣傳」。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數位之牆報導:身懷多工技能職場吃香,學承電腦補習班培訓獲肯定

數位之牆報導:身懷多工技能職場吃香,學承電腦補習班培訓獲肯定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pr.asp?UID=42572

對於求職者而言,要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企業青睞是極為重要的關鍵,雖然企業強調選擇專業領域人才但不可諱言現在更重視需身懷多工技能,而在電腦軟體應用成熟的辦公室環境中,文書處理已是職場工作者基本必備職能,而其他各類專業電腦輔助技能更是會愈多就愈吃香,如果能同時擁有電腦證照更能成為各企業爭取的對象,畢竟現在只靠單一種電腦技能已無法凸顯自己競爭優勢及貢獻更大的產能,所以如何提升自我職場競爭力就是一個重要議題。
已成立十多年的學承電腦補習班在電腦教學方面經驗豐富獲極佳評價,也隨時開發規劃符合產業需求的電腦培訓進修課程,讓有心持續進修的職場工作者能接受到最新電腦專業技能,學承電腦營業經理表示:「現在企業在求才時特別挑選有電腦專業多工的人才,一方面是實務上的考量,例如設計師只會Photoshop但不會Illustrator,或是只會少數幾項軟體時這其實只是限制自己發揮創意的空間而已,現在幾乎都是同時會4、5種以上軟體的才有競爭力,因為現在都是跨媒體的了,另一方面就是成本考量,畢竟能用同樣薪水但能夠找到身懷多工的人才不是對企業更好嗎?所以就我們學承電腦來說也是培訓學員朝向專業多工方向邁進也頗受肯定。」
在廣大的求職市場如果自己沒有可展現優勢的關鍵點,或是沒有符合企業需求的各項專業技能,要獲得企業青睞就會相形困難,而學承電腦補習班為國際原廠認證通過的教學機構,完整且實務導向的電腦專業課程配合循環學習制度,讓學員熟能生巧並順利銜接職場,而多工的課程安排也是希望能為學員增加更多競爭力。如您對於學承電腦課程或更多資訊有興趣請上www.pccenter.com.tw了解查詢。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500 萬個 Gmail 帳號密碼遭駭客公佈,如何檢查你的帳戶是否安全?

  • 國外的科技媒體報導,有五百萬個 Gmail 的使用者名稱、密碼遭到洩漏,該清單被駭客上傳到俄羅斯的一個比特幣論壇,俄羅斯網站 CNews 隨即報導了這個消息,這份資料包括 Email 及密碼,該組織宣稱約有 60% 的帳號是有效的,也就是有至少三百萬個帳號密碼可能暴露於危險之中。
    Google 公司隨後表示使用者的資料安全對 Google 而言至關重要,且沒有證據顯示他們的系統已經被入侵或者攻擊。而這些帳號密碼究竟是從何取得,也有一些網站認為是透過釣魚或偽造網頁所竊取到的資料,這些收集行為可能已長達數年之久。
    如果你想確認自己的 Email 帳號密碼有無在這份名單裡,直接從 MEGA 免費空間下載國外網站整理好的 Email 名單,查詢看看你的帳號是否在裡面是一個確認的方法。這份清單一共有 100MB 左右,密碼部分已經被移除(僅剩下 Email 帳號),使用搜尋就能找到你的 Gmail 信箱是否遭到洩漏或外流。
    國外也有使用者架設了 Is Leaked? 網站,直接輸入你的 Email 就能知道你的 Gmail 帳號密碼有無外流,如果比對出來你的帳號確實在名單裡,它還會告訴你你的密碼前兩個字元為何,若真的被猜中(或者在其他服務使用相同密碼),建議快去更改密碼吧!

  • 完整內容如下:
  • http://free.com.tw/is-my-gmail-leaked/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推薦好評價認真親切的學承電腦補習班

很喜歡在學承電腦補習班上課,老師很認真也都很親切給好評價,Adobe系列的課程很有趣也很實用,學承電腦老師會先找好素材,然後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上完課後學到了技巧也完成了作品,英文介面的軟體學起來比較困難,由其是像3dsMAX操作步驟比較複雜的,建議可以有簡單的講義或步驟指示,或者操作分幾個步驟,這樣比較容易跟上。


【學承電腦官方網站】
http://www.pccenter.com.tw
【學承電腦官方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pccentertw
【學承電腦官方Google+
http://plus.google.com/10680301249497...
【學承電腦│forum 技術論壇】
http://pforum.pccenter.com.tw
【學承電腦官方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user/PccenterT...
【學承電腦官方Twitter推特】
http://twitter.com/pccenterTaiwan
【學承電腦官方blogger部落格】
http://pccentertw.blogspot.tw
【學承電腦官方pixnet痞客邦】
http://pccentertaiwan02.pixnet.net/blog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吃得少活更久?


撰文/李承恩

研究發現,線蟲、果蠅、小鼠以及其他實驗室裡的動物,在吃得比平常更少的情況下,活得更久、更健康。那麼,人類呢?首先我們必須先討論:為什麼生物會發展出這樣的生理機制?
過去有一個說法是:當生物處於一個優渥的環境,天擇會傾向於把身體獲得的能量用在繁殖上。但是在艱困的生存環境下,動物預期自己的後代將會變少,因此體內的養份會精準送達各處細胞,以供修護或是再生,等待饑荒結束再繁殖。其中細胞修護及再生,是抗老化及抗癌機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據此可以解釋為什麼減食實驗室中的動物能夠活得更久,而且鮮少有癌症或是心臟病等老化的病狀。
不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阿德勒(Margo Adler)並不同意這在演化邏輯上站得住腳,她在2014年3月的《生物學論文集》(BioEssays)期刊從演化的角度提出了新觀點。
實驗室中的動物時時刻刻都被保護著,養份供應無虞,相反的,野生動物不僅要承受飢餓的風險,還要提防掠食者、抵抗病原體的威脅,隨機發生的意外以及糟糕的天氣,這些都讓牠們的生存困難重重,缺食的情況會讓牠們的免疫力和自癒能力下降。因此對於野生動物而言,等到食物漸豐時才繁殖後代,是要冒上巨大的風險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近在眼前,「最好現在就繁殖下一代。」阿德勒表示。她提出的新假說認為,動物在饑荒的情況下確實會加強細胞修復及再生的能力,但這是為了能在艱難的時局中獲得更多的後代。「這才是動物們會選擇的最有效率的做法。」
其他科學家認為,對於壽命短或是生育成本較低的物種(像是蒼蠅或小鼠)而言,阿德勒的理論相當合理,但是套用在其他動物身上卻有問題,舉例而言,鳥類和其他哺乳動物花費大量的精力繁衍下一代,比起果蠅,在饑荒中繁衍下一代要負擔的風險實在大太多了。況且壽命較長的物種(包含人類)在饑荒中,大致上有較高的存活率,因此牠們能夠熬到食物充足的時候再來繁衍下一代。
阿德勒計畫要在野外驗證她的理論,但她也承認這個實驗相當困難,「從來沒有人能對野生動物進行飲食控制,因為這實在是太難了。」不論她的假設最後能不能在生物學教科書上名留青史,都會幫助這領域的研究人員以新奇的方法來預防老化相關的疾病。
內容引用來源: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newscan&id=2453
出處:科學人雜誌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