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吃得少活更久?


撰文/李承恩

研究發現,線蟲、果蠅、小鼠以及其他實驗室裡的動物,在吃得比平常更少的情況下,活得更久、更健康。那麼,人類呢?首先我們必須先討論:為什麼生物會發展出這樣的生理機制?
過去有一個說法是:當生物處於一個優渥的環境,天擇會傾向於把身體獲得的能量用在繁殖上。但是在艱困的生存環境下,動物預期自己的後代將會變少,因此體內的養份會精準送達各處細胞,以供修護或是再生,等待饑荒結束再繁殖。其中細胞修護及再生,是抗老化及抗癌機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據此可以解釋為什麼減食實驗室中的動物能夠活得更久,而且鮮少有癌症或是心臟病等老化的病狀。
不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阿德勒(Margo Adler)並不同意這在演化邏輯上站得住腳,她在2014年3月的《生物學論文集》(BioEssays)期刊從演化的角度提出了新觀點。
實驗室中的動物時時刻刻都被保護著,養份供應無虞,相反的,野生動物不僅要承受飢餓的風險,還要提防掠食者、抵抗病原體的威脅,隨機發生的意外以及糟糕的天氣,這些都讓牠們的生存困難重重,缺食的情況會讓牠們的免疫力和自癒能力下降。因此對於野生動物而言,等到食物漸豐時才繁殖後代,是要冒上巨大的風險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近在眼前,「最好現在就繁殖下一代。」阿德勒表示。她提出的新假說認為,動物在饑荒的情況下確實會加強細胞修復及再生的能力,但這是為了能在艱難的時局中獲得更多的後代。「這才是動物們會選擇的最有效率的做法。」
其他科學家認為,對於壽命短或是生育成本較低的物種(像是蒼蠅或小鼠)而言,阿德勒的理論相當合理,但是套用在其他動物身上卻有問題,舉例而言,鳥類和其他哺乳動物花費大量的精力繁衍下一代,比起果蠅,在饑荒中繁衍下一代要負擔的風險實在大太多了。況且壽命較長的物種(包含人類)在饑荒中,大致上有較高的存活率,因此牠們能夠熬到食物充足的時候再來繁衍下一代。
阿德勒計畫要在野外驗證她的理論,但她也承認這個實驗相當困難,「從來沒有人能對野生動物進行飲食控制,因為這實在是太難了。」不論她的假設最後能不能在生物學教科書上名留青史,都會幫助這領域的研究人員以新奇的方法來預防老化相關的疾病。
內容引用來源: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newscan&id=2453
出處:科學人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