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要設計出能取悅所有人的產品是不可能的?
撰文/波哥(David Pogue)
翻譯/鍾樹人
在最近一場宴會中,有人告訴我一件發生在小學教室裡的事情,有位老師透過投影機顯示筆記型電腦的螢幕畫面時遇到了麻煩。最後,是一名九歲孩童(請注意,是孩童)站起來、走到教室前面,解決了問題。
這人做了結論:「你相信嗎?我們已經來到學生所知的事比老師多的關鍵時刻了!」我禮貌笑了笑,但心裡想著,這是我多年來聽過最令人無言的軼聞了。年輕人比他們的家長更懂科技產品?大家不是都聽過這種了無新意的評論幾百萬遍了?怎麼還會感到訝異?
後來我就忘了這段對話,直到最近我寫了一篇基本指南的文章──逐步解說如何維護個人電腦硬碟。在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蔑視與揶揄如潮水般不斷湧來。有人留言說:「我從2001年使用Windows XP時就這樣做了,什麼樣的笨蛋會需要一篇文章來告訴他該怎麼做啊?」結果看起來,笨蛋還不少:那是我們該星期最多人分享的文章。
我們會區分很多人口統計族群,並加以命名:自由與保守、富人與窮人、同性戀與異性戀。我們以那樣的方式自我分類,並注意不要壓迫到某一族群,甚至訂立法律,為的是確保所有人得到平等對待。但我們是否意識到科技產品的消費者也存在兩種類型:精通者與不知者。
我總是一再碰到在設計上想默默滿足所有族群的產品。產品創作者的心裡有個圖像,描繪著產品使用者的科技經驗。從說明書裡的細節多寡、術語、完成某件事需要多少步驟,就可以看得出來。
不幸的是,科技產品的消費者並非只有一種類型,最後總有人會不高興。如果產品的設計與介面太技術導向,新手會覺得無力、受到排擠、自己很蠢;如果產品的使用經驗太簡單,科技宅則會覺得受到侮辱,英雄無用武之地。
內容引用來源: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2521
出處:科學人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