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勇於失敗,才有機會創新!——專訪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創新的背後,是一連串的試驗、嘗試與冒險。企業、學校甚至社會,都應該鼓勵創新的精神,不要害怕失敗,而要鼓勵人們禁得起失敗和挫折!

撰文/採訪整理/張殿文

如果把「中研院院長」做為代表中國知識份子傳統和西方理性思考領袖綜合的一種典範,翁啟惠絕對是一位「非典型」院長:來自傳統世家的宅院,31歲才出國念書,卻有著比西方科學家還堅韌大膽的思維。
翁啟惠上任後,中研院從組織體質到人才匯流茁壯發展,包括「基因體研究中心」運作,到承接「唐獎」評審,帶動產業學術和文明格局,這個台灣最高、甚至也是全華人世界學術最高的組織,正在東西方學術浪潮激烈交會之中昂首闊步。
翁啟惠看似保守低調,但回台11年來行政管理協調和學術理論的奮進,都沒有偏廢,至於台灣長期爭議不休的核四問題,翁啟惠強調,如果有人以為中研院有什麼立場就大錯特錯了,做為最高學術機構,為國家人民建言,他的思考面向是「自主技術」、「生活安全」、「經濟成本」和「未來趨勢」,都有數據可理性討論,事實上「非核家園」本來就已在台灣的環境法源中,只是當社會爭議不斷,訴諸民意是最好的方式。
在出發前往以色列領取沃爾夫獎的前夕,翁啟惠接受了《科學人》雜誌獨家專訪,從醣分子的未來,談到老家情懷,也談到對社會不了解中研院的角色而憂心,更談到做為一名科學家,在獎項榮光背後需具備的體悟和使命。以下是專訪內容:
這次拿下沃爾夫獎,你如何看待這個獎項對你個人學術的意義?

所謂獎項,代表了某一群人的看法和肯定,而這是世界級的獎項,得獎當然高興,像我37歲拿到美國總統青年學者獎時,確實給我很大的鼓舞和研究幫助。科學家在發現所有現象和理論時,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確定,得獎之外,這幾十年來其實大部份是孤獨的,是每天要面對失敗的,所以我想在外界關注得獎的光環時,做研究工作,最常面對的其實不是成功,而是失敗。
台灣長期以來政治紛擾不斷,你如何拿捏中研院,或是科學家在其中的角色?

頂尖的學術研究,也不可能脫離人類社會,科學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主要是依據現有的數據來思考和辯證,常常今天新的理論和數據一出現,昨天的想法完全被丟掉了,在學術上,科學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學術的態度應是客觀的、中立的、嚴謹的,根本不會有什麼既定立場,像核能這個問題已經爭議了10年多,但是不管是誰當政,可曾思考這10多年來再生能源產業進步了多少?看看德國、丹麥等國就知道了,大家還在吵一樣的問題,舉例來說,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美再生能源比率都超過10%,且有訂下未來20年的大目標。
台灣再生能源比率目前卻只有2%,所產生電力只佔4%,而全球再生能源技術已有大突破,在法律已規定將來是零核能及限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雙重壓力下,只有發展再生能源、節能減碳及調整產業政策,才有辦法突破困境,且才有能力掌握自主的能源。 
內容引用來源: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454
出處:科學人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