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思源黑體--將改變字體界未來的開源字體家族

原著:黑秀網特約作者 – 許翰文
編譯:黑秀網

思源黑體是齊備中日韓字體的新式黑體

 
近日,Adobe跟Google突然公佈了「思源黑體」(Source Han Sans),為華文用家跟字體業者帶來一股巨大衝擊:
1. 含特幼(ExtraLight)到特粗(Heavy)共七個完整字重(Weight)
2. 每字重均達現有OpenType格式並支援上限65,535字符量,單一字體檔便達16Mb之誇張大小
3. 免費
4. 開源(Open Source)

有心人可以下載原始檔案加以修改,為設計開枝散葉。四大優點下一時間成為佳話。

事實上,原有的Source Sans字體家族(Font Family)乃Adobe嚮應Google Font「字體開源」主張下一項充滿野心的字體案。
初期由著名字體設計師Paul D. Hunt設計,Source Sans是Adobe第一套專為用戶面(User Interface)設計的開源字體家族,它帶有上世紀美式無襯線體(San-Serif)的特性,字母比例偏向瘦窄,感覺溫暖而人性化,且易認性(Legibility)高,大至標題小至當印刷品的內文字、WebFont也同樣稱職。

泛CJK(中日韓)版本的Source Sans思源黑體,則動員美國以外CJK(中日韓)三國的代表字體廠商,包括日本Iwata、中國常州華文、韓國Sandoll,花三年時間合力製作,這是在三年間一直被隱藏的野心。

漢架結構取向、字面率、字間距
中宮橫向比例大致偏闊

 重心取向

思源黑體重心置中,卻感覺偏低,中宮闊,內空間取向平均,是字面率大的一系黑體。基本上,與同廠推出、二十年前由日本字體設計大師小塚昌彥領導團隊設計的小塚黑體(小塚ゴシック)同出一徹(按:思源黑體設計師西塚涼子小姐為當時團隊一員)。要將思源黑體歸類的話,它跟儷黑、蘭亭黑(雅黑)等一類中宮外放,給人感覺是與輕鬆友善的設計為同類,與另一邊箱的蒙納黑、iOS常見的黑體-繁走截然不同的路線。

思源黑體的漢字比例也傾向橫向,依結構放在橫排明顯較適合。漢字間也備有剛好的字間距(character-spacing),雖然沒有像儷黑般為全漢字排版而設,所以間距空間充足,興幸也沒有像蘭亭黑般間距過份少,而使文字送出過份擁擠,全漢字文章排版後不會太緊湊,日語排版下也能夠平衡漢字與仮名的空間互動。思源黑體的間距比例多了一份對日語排版的考慮,更接近日本西來字體一系的取向,如由SCREEN跟字游工房開發、著名的冬青黑體家族。
思源黑體跟冬青黑體的字間距比較

思源黑體跟蘭亭黑體的字間距比較

思源黑體跟黑體-簡的字間距比較

思源黑體跟蘭亭黑體於繁體排版上的字間距表現。
 
 
字重
字重乃筆者認為是次思源黑體推出的亮點。

長久以來,在不明原因之下,中文字體字重一般只有基本細體、內文體跟粗體選擇,彷彿用家也接受了這個現實。自信黑體於2012推出後,該字體家族對字重的開發重視,為廠商的開發思維帶來改變。可是,即使普遍認清字重的重要性,廠商也礙於開發的複雜程度,開發普遍緩慢,新作群一直只聞樓梯響。
有Google作金主,動員數家字體廠商合力,思源黑體也得上花三年去開發。

現在,思源黑體彷彿解決了我們長久以來字重不足的問題。他備有特細體至特粗體共七個字重選擇,無論用在印刷還是網站作品中也綽綽有餘。其中更值得留意的是Normal跟Regular這兩個極為相近,卻有微妙字重分別的字重。

思源黑體的不同字重表現


筆者認為Normal跟Regular,更多是為了解決界面設計光亮/暗色底紙互換,和不同大小屏幕間互換所造成的字體變粗或變幼細的問題。

同一個Normal字重,在黑色底色筆畫呈較粗狀態

從事界面設計、應用設計的讀者應該也有發現,由於電子屏幕的像素大小不一,較大台像iPad字體便會顯得更粗,小台像iPhone則字體變幼細,又或光亮跟暗色背景互換也會有相同的視覺效果,這導致他們製作中文介面時,於統一設計風格上遇到難度。連西版本也沒有的Normal跟Regular字重微調,正好是解決上述設計問題的新嘗試。

事實上這概念於西方的指示牌字體上並不新奇,如著名的Wayfinding Sans、A2 Type推出的New Rail Alphabet便早備有「Offwhite」字重,微調的字重解決有色底色下所造成的光暈令字體變模糊問題;調節字重以外,部份字體如Luc(as)De Groot的Calibri、譚智恆Keith Tam的Arrival則選擇對筆劃的末端做特殊處理。可是在CJK世界上,相應的處理方法還是第一次。

筆劃設計
思源黑體的筆劃設計是俐落無垢型,跟小塚黑體分別只在於襯線砍掉,即使結構有經微調,無論筆法、書寫方向也是同出一徹,大可以稱思源黑體的漢字為小塚黑體的擴充版本。

思源黑體的筆劃設計有如砍去襯線的小塚黑體,筆劃方向基本也一樣
 

我想,我們更該將欣嘗的目光放到Adobe字體設計師西塚涼子小姐對於日語假名設計的努力。思源仮名跟小塚假名兩者比較下,在筆者不善日語的目光中,思源仮名感覺整體較小,負空間明顯沒有小塚般闊大,風格取向更趨於書法、人文味道,線條也更自然,負空間更均勻,是二十年後的大改進,更符合當代的人文精神。
思源黑體的仮名設計明顯跟小塚黑體取向完全不同

思源黑體帶來的機遇跟影響

「素人」字體製作計劃的今後發展
「素人」,乃日本俚語「非專業人士」的意思。思源黑體的出現,提供一個由專業字體設計師、廠商合力開發的一塊肥沃土壤,並不敢說它是否會影響到其他案子的發展,但是思源絕對為素人字體的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優良的根基去發展枝葉版本。除了部份已投身個別素人字體案,如「文泉驛」製作計劃多年的朋友,其他較新字體愛好必會考慮、甚至現在便已經轉移陣地去製作思源分枝版本。思源本身的新穎字體編程技術,也將成為字體編程領域研究者開發新可能的樂園。

提升中華地區字體質素底線
不想承認也得承認,中華地區內無論使用者本身還是字體,整體質素並不及鄰國日本。這除了源於三地設計教育多年來的流弊外,字體廠商一直沒能夠提供素質高、又可以完全滿足設計要求的字體產品有關,既欠缺理論也欠缺實踐工具下,難免有今天的結果。

然而思源黑體推出後,設計師手上便擁有好用、可靠的設計工具(Design tools)。像在網站設計領域,便不需要再倚靠字型大小去製作資訊層級(information hierarchy)。多字重選擇,直接擴闊設計師對版面設計的想像力。它也靜靜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新細明體一類長年累月憑藉免費、系統字型的優勢而虐待大眾眼睛、破壞市容的一類字體。

為字體廠商帶來良性競爭
市場的字體質素你我有目共睹。

字體破線、造形太爛而不能放大使用;字重粗細不均、缺字是家常便飯--可是再爛的字體設計師還得要買,因為選擇少。思源黑體推出後,即使問題多,還是像照妖鏡般將市場現有產品比下去,既將中華地區字型的質素底線提高,也逼迫廠商加油提高設計質素,實為用家之福。

高階市場更能穩住
思源黑體將中華地區的字體水準底線提高,令濫竽充數的設計丟人現眼,卻也同時間定義好何謂「基本市場」。任何字款只要賣點比它多、造功比它好,就必不屬於低階貨品。這次筆者嘗試搜集過對於思源黑體的看法,令人高興的是用家並沒有一面倒支持思源黑體,反之大部份人表示思源黑體的臭蟲嚴重,感覺並不真正尊重中華地區用戶,而只抱以觀望態度。部份態度更鮮明的,則直接反映免費產品並不是他們渴求的。

結語
即使不少字體業者對思源黑體的出現感到擔憂。筆者對則表示正面。

Adobe跟Google此次為業界投下核彈,無疑大力推動中港台字體的發展步伐。透過免費提供高質素中文字體,一氣將產品門檻提高,令用者對字體產品產生認同感、代入感,是教育字體市場的重要一步。讓用家認識更多、對素質的要求更多,用家便願意付出更多,最終也相得益彰。
而且,開源的目的並非為了衝擊市場,或製作一款完美無暇的字體招攬用戶。反之,作為業者,我更覺得Adobe跟Google拋磚引玉,發一球強勁抽擊挑動各大廠商的神經,為CJK字體世界作一次重要預示。

筆者誠意推薦各位讀者從今天起開始測試思源黑體在網站、應用介面跟印刷上的各種可能性,一起推動中華地區的字體、文字排印進步。

前方就在不遠處!



作者 / Julius Hui 許瀚文

一九八四年生,香港土生土長字體設計師、文字設計師,畢業於香港理大設計系視覺傳達學科,五年校園生活皆專攻於西文、中文文字設計。畢業後隨即與徐壽懿(Chris Tsui)、陳濬人(Adonian Chan)合組「三語設計」(Trilingua),不久後即跟隨名字體設計師柯熾堅當字體學徒,三年間隨柯老師炮製了廣為中港台認知的「信黑體」字體家族。

獨立後,其工作室juliushui.com先後為美國紐約時報設計了繁簡中文標誌、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標誌,更是Wallpaper*雜誌、Figtree等大型跨國設計公司中文字體顧問。同年九月,加盟著名英國字體設計公司Dalton Maag,負責中日韓字體設計工作,並參與HP、Intel最新品牌字體的開發工作。現為Dalton Maag公司常駐台北和香港代表。



(原文為七月二十一日刊登於typeisbeautiful.com文章 http://www.typeisbeautiful.com/2014/07/8035/
資料來源《黑秀網》:http://www.heyshow.com/tipsdetail.asp?id=11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