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救贖:科技興農,共創新局

不同科技的發展,塑造科技農業的生產條件,而科技農業的興起,不但促成傳統農業的轉型,也帶動周邊科技業的創新和升級。

撰文/曾志朗

地球人口增加的速度,也以驚人的比例不停創新高,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70億增加到96億,地球真的能負擔如此龐大的人口嗎?甚至負擔本世紀末可能達到的百億以上人口?
要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就要更多的糧食。糧食生產,要有地、有水、有農夫!但科技發展,農地蓋了工廠,地下水也抽得快枯竭了,就是再挖深一層,到地下含水層的極限,抽取出來的水也都去補足工業用水了。農人呢?農村早已衰微,年輕人都到城市裡討生活。沒農地、沒水源,也沒有耕作的農人,要想養活上百億人口,不是痴人說夢嗎?
農業和科技之間消長的恩怨情仇,台灣並非特例,全世界很多新興國家都在重複這樣的過程,科學家也開始認真研究為農業危機解套的方法。世界科學院(TWAS)和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在幾年前就為這個問題深入的檢討和反省,其中一個議題,很值得科技界注意。由於已發展國家的可用地(農地、工地、住房等等)越來越少,而貧國、富國的經濟差異懸殊,使得有錢的跨國企業展開大量收購發展中國家的土地,形成另一波掠奪「地、水、人」的殖民主義風潮。
農業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但發展至今,富了都會,卻任由農村的生命力弱化和失落。諷刺的是,農村凋零所衍生的糧食不足和食物安全問題,也反過來威脅到全民(包括科技界)的生活保障。還好,科學界已經注意到這個危機,也願意和農業科技的科學家們一起研發解決之道。這幾年,我在TWAS年會中結交了許多其他國家的科學院院士,常常請教他們各種和教育及科研相關的問題,其中我對同樣地小、淡水資源不足的以色列和日本很感興趣,他們的農業科學家如何應付農地不足、水源缺乏,及人口集中在大都會所衍生的糧食危機?
不約而同的,他們都提出一個概念:「植物工廠」的農業生產線。也就是以高科技精密分析的能耐,去檢視現今農業生產的困境,利用技術的創新和工程界的「問題解決」精神,打造新的農業生產方式。
在台灣,對於這一概念的研發,有學界的深入研究和科技界的實質投資方案嗎?以這幾年台灣民眾被一次又一次的「食不安」嚇壞,造成有機蔬菜大為盛行的狀況看來,學界一定有人精研,而民間科技業也一定在產業轉型的策略上,轉進植物工廠的建構和鋪設生產線了。果然在一次民間舉辦的論壇中,我聆聽了台灣大學的方煒教授談植物工廠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以及科技大公司如何轉部份投資去建造植物工廠。研究者投注在研發和輔導植物工廠的用心,以及完成的許多突破性創業,都是根植於對台灣農業的了解和對科技興農的信心和決心上,令人感動。
聽完那場演講後,我又查看了植物工廠的相關著作和說明,逐漸在腦海裡形成一個新型農業生產的概念圖。那就是將農場變工廠,把生產線由室外轉入室內,用疊架的方式讓平面的培植變成多層立體的水耕栽培,保證無塵、無土、無農藥、無重金屬、無蟲卵;又節水,也節地,當然還要高生產。這幅景象所表現的就是創造一個可以穩定量產高品質蔬菜的舒適環境,使務農像上班,不必風吹雨打太陽曬,也「無驚田水冷颼颼」了。若能穩定的收穫,加上科技業擅長的行銷通路網,應該會讓我們在都市裡徬徨的農村子弟回流家鄉吧!

也許說植物工廠的施作是台灣未來科技農業發展的希望工程,一點也不為過。令人感嘆的是,民間企業總是比政府看得遠、走得快,也更有信心。台灣在上半個世紀,追求提高GDP的作為,成就了科技發展,卻丟棄了以農為本的文化精髓。但過去西方學者的GDP定義是機械式的,沒有把精神生活納入考量,其實負面效果已經顯現。台灣的民間科技業有能力來改變這一個讓生命沉淪的趨勢,重點是要人民能體會科技的發展,必須和地球的永續相配合才是正道。 
內容引用來源: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prespective&id=2388
出處:科學人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