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資訊新知 - 巨量資料驅動城市

  我們每天留下的數位足跡,遠比我們所知道的透露出更多個人訊息。這有可能成為隱私夢魘,但也有可能為更健康、更繁榮的社會打下基礎。
撰文/潘特蘭(Alex“Sandy”Pentland)
翻譯/王怡文

重點提要
  今日的城市與政府仍然根據兩個世紀以前,工業革命時期發展出來的原則在運作。要解決人口爆炸性成長及氣候變遷等21世紀的問題,我們需要新的思維。

  巨量資料能促成這樣的思維。我們日常生活所留下的數位麵包屑,比我們選擇表達自己的任何東西都透露更多個人訊息,是追蹤社會問題的有力工具。

  然而這類資訊確實有被誤用的疑慮。在資料探勘促成更健全、更繁榮的社會之前,我們需要資料新政,讓個人擁有遠比現在更多的個人資訊掌控權。

  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帶動城市快速發展,引發了危急的社會與環境問題。因此,城市建立了集中式網絡來供應乾淨的水、能源與安全的食物,以發展商業、促進交通並維持秩序,提供人們醫療照護和健康活力。如今,這些一個多世紀前的解決方案越來越不夠用了。

  有許多城市交通阻塞,政府制度陷入僵局,此外還面臨了一大堆新挑戰──最明顯的是,要提供食物與住處給即將增加的20億人口,同時避免全球暖化的嚴重衝擊。這類21世紀特有的問題,需要21世紀的思維。然而許多經濟學家和社會科學家仍然以市場或階級這類啟蒙時代的觀念來思考社會系統,以簡化的模型把社會互動削減為社會規則或運算法則,而忽視人類的個體行為。我們必須更深入探討,把社會互動的精密細節納入考量。現在,我們可以運用一種稱為「巨量資料」(big data)的工具來達成。


PS.全文出自於 "科學人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公告